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切实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9月24日,我校举行2022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比赛,共有12名老师参加本次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老师们根据课程特点,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柳州精神,直击教学的重难点。老师们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柳铁骄子”等先进典型等进行授课,发挥好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育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经过激烈比拼,有三位老师荣获特等奖,四位老师获得一等奖,五位老师获得二等奖。
杨喆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的第一学院,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示范课堂比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她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通过竞赛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虽然示范课堂只有25分钟,但非常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杨副书记希望老师们珍惜锻炼的机会,有所收获,得到提高,在区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钟凌表示,此次示范课堂对标全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比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体现了练兵的意义。于院长希望大家按照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
欧阳意教授结合自己获得全区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二等奖的经历,代表评委组对本次比赛进行点评。她肯定了参赛教师课堂教学的共同优点,即明确目标、准备充分、熟悉内容、注重创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意识形态,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充分彰显思政课教师的底气自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欧阳教授最后对参赛教师们提出了七点建议:一要使授课内容与课程相符;二要有恰当的重难点;三要注重启发,不能片面单向灌输;四要理论联系实际;五要使形式服务于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思想言论要注重提升水平或纠错纠偏;六要小而精有适当的量;七要挖掘知识之间的逻辑和联系。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此次示范课堂比赛是学校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通过参赛观赛,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使命感,拓宽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为学校思政课提质培优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图 向安、欧阳意思政名师工作室)
杨喆副书记对我校思政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比赛现场
